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夏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常在幼儿园和小学出现小流行,家长需提高警惕。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夏季发生率较高。
手足口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另外还可能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因此极容易与其他呼吸道疾病相混淆。如果发现孩子发烧,并且手脚心出现小疹子,应立即去医院就诊,以明确诊断,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不过也不必过分担心,大多数感染手足口病的孩子预后良好,一般在1周内就能痊愈,也没有后遗症。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由于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天至10天,所以隐性感染者是一个重要的传染源。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主要的传播方式,可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衣物、用具等引起感染,还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和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等方式感染。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接种EV-A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关疾病,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该疫苗目前属非免疫规划疫苗,需要家长“知情、自愿、自费”选择接种。
除了疫苗外,想要预防手足口病首先要避免接触患儿,尽量不与患儿拥抱、分享玩具、共用餐具和洗浴用品等,防止交叉感染。保持手卫生,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儿童在触摸公共物品后、外出游玩回家后、进食前、如厕后,以及家长和看护人在回家后、加工食品前、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七步洗手法”清洁双手。平常可用肥皂水或洗手液洗手,接触病人及污染物后应选择合适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洗手。还要减少聚集,建议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密闭公共场所和居室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接触频繁部位、日常用品和儿童玩具要定期清洁和消毒,奶具、餐具等要煮沸消毒,衣物、被褥经常在太阳下晾晒或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手足口病怎么治疗?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临床一般采用对症治疗。针对发烧,进行退热处理,如口服退热药及物理降温,也可配合口服清热解毒类中成药。针对口腔疱疹及溃疡,采用口腔喷雾剂缓解疼痛。对于膝盖、臀部、手足等身体其他部位的皮疹,一般不需进行特殊处理;如伴有感染,需要抗感染治疗。家长在护理手足口病患儿时,应让其穿宽松透气的鞋袜,多洗手,保持清洁。建议多以软烂、流质及低温饮食为主,防止加重溃疡创面;可以吃些药膳粥,能够起到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的作用。
夏季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季节,除了接种疫苗,预防手足口病日常还要牢记“15字诀”:勤洗手、喝开水、 吃熟食、常通风、晒衣被。
作者系安阳市安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和疾病预防主管技师 程思嘉